养老服务体系,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就业前景

养老服务体系


1、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服务体系   参考资料1:   养老服务体系是指老年人在生活中获得的全方位服务支持的系统。   家庭和社会养老体系比较   1:家庭养老服务体系   是延续数千年的传统养老服务支持系统。服务带给者主要是由老年人本人、配偶、子女以及亲朋好友。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关怀,家庭养老功能正在弱化,仅仅依靠家庭养老服务系统难以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   2: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定义:是指 *** 、社会对养老服务有支持好处的各种制度、政策、机构等方面所构成的系统。该系是在家庭养老服务功能日趋弱化的背景下产生并发展。   类型:   1: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2009年由国家民政部、发改委提出,并选取黑龙江、江苏、湖北、重庆、甘肃5个省份进行试点,今年起将在全国正式实施。   定义:是指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以满足老年人基本服务银滚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面向所有老年群体,带给基本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精神关爱、紧急救援和社会参与等设施、组织、人才和技术要素构成的网络,以及配套的服务标准、运行机制和监督制度。(正能量故事)   性质:福利 *** ,是 *** 对生活个性困难的老年人最起码保障型服务。   实施:应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带给具有适宜技术的基本养老服务。   重点:保障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和低收入老年人的基本服务需求。   2:非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定义:是指 *** 、社会对非营利性养老服务和市场性(赢利性)养老服务有锋数余支持好处的各种形式、制度、政策、机构等方面所构成的系统。非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带给具有必须和较高快乐指数的享受服务。   带给者:社会团体、个人和民营与外资机构。   性质:非赢利性机构——非赢利 *** 。赢利性机构——赢利 *** 。   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基本要求   体系的完整性:老年期时刻跨度大,从60岁到百岁以上,需要经过“低龄老年期(60-74岁)”、“老年期(75-89岁)”和“长寿期(90岁及以上)”。完整性要求该体系能覆盖所有老年人群,并能为他们带给全方位的服务。   体系的多样性:是指同1种养老需求,能够有多种多样服务方式可供选取,以便老年人根据自己的意愿、条件选取养老服务方式。(微信名字)   体系的持续性:照顾长者是1个长期的过程。完善的体系应当为毕帆不1样年龄、不1样健康状况、不1样经济状况和不1样意愿的老年人带给持续照料服务。   体系的实效性:完善的体系应能破解养老照料的难题,减轻家庭、社会和 *** 的压力,为长者带给舒适的环境,高品质生活。   体系的经济性: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是 *** 的职责,需要投入。如何构建既经济又有高效的养老服务体系,需要 *** 统筹规划。 *** 既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又不能大包大揽,应遵循“ *** 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构建养老服务体系。[1]   基于上述要求, *** 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用心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参考资料2: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全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养老   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国办发〔2011〕6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杰出的反义词)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11年十2月十6日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   为用心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党的 *** 确立的“老有所养”的方法目标和十7届5中全会提出的“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2个5年规划纲要》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25”规划》,制定本规划。   
1、规划背景   (1)现状和问题。   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近年来,在党和 *** 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养老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截至2010年底,全国各类收养性养老机构已达4万个,养老床位达314。9万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1步改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逐步拓展,已建成含日间照料功能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2万个,留宿照料床位1。2万张,日间照料床位4。7万张。以保障3无、5保、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老人为重点,借助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带给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初步构成。养老服务的运作模式、服务资料、操作规范等也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但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此刻:缺乏统筹规划,体系建设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社区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床位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设施简陋、功能单1,难以带给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布局不合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 *** 投入不足,民间投资规模有限;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行业发展缺乏后劲;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服务规范、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有待加强等。   (2)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历史欠账较多、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形势下发生的,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11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5倍多。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到达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2020年到达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   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适应传统养老模式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养老服务需求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但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结构变化使其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对专业化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   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养老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城乡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和生活节奏加快,中青年1代正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照护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力不从心,迫切需要透过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来解决。   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扩大消费和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对照料和护理的需求,有利于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的构成。据推算,2015年我国老年人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4500亿元,养老服务就业岗位潜在需求将超过500万个。   在应对挑战的同时,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越来越成为各级党委 *** 关心、社会广泛关注、群众迫切期盼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多,公共财政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以及人民群众自我保障潜质的提高,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具备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2、内涵和定位   (1)内涵。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面向所有老年人,带给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和社会参与等设施、组织、人才和技术要素构成的网络,以及配套的服务标准、运行机制和监管制度。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着眼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优先保障孤老优抚对象及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兼顾全体老年人改善和提高养老服务条件的要求。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1项长期方法任务,是坚持 *** 主导,鼓励社会参与,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丰富服务资料,健全服务标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的持续发展过程。本建设规划仅着眼于构建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   (2)功能定位。   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3个有机部分组成。   居家养老服务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对身体状况较好、生活基本能自理的老年人,带给家庭服务、老年食堂、法律服务等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独居、失能等老年人带给家务劳动、家庭保健、辅具配置、送饭上门、无障碍改造、紧急呼叫和安全援助等服务。有条件的地方能够探索对居家养老的失能老年人给予专项补贴,鼓励他们配置必要的康复辅具,提高生活自理潜质和生活质量。   社区养老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具有社区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支持两类功能,主要面向家庭日间暂时无人或者无力照护的社区老年人带给服务。在城市,结合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养老设施网点,增强社区养老服务潜质,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倡议、引导多种形式的志愿活动及老年人互助服务,动员各类人群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在农村,结合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以乡镇敬老院为基础,建设日间照料和短期托养的养老床位,逐步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变,向留守老年人及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带给日间照料、短期托养、配餐等服务;以建制村和较大自然村为基点,依托村民自治和群众经济,用心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   机构养老服务以设施建设为重点,透过设施建设,实现其基本养老服务功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包括老年养护机构和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老年养护机构主要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带给专门服务,重点实现以下功能:1。生活照料。设施应贴合无障碍建设要求,配置必要的附属功能用房,满足老年人的穿衣、吃饭、如厕、洗澡、室内外活动等日常生活需求。2。康复护理。具备开展康复、护理和应急处置工作的设施条件,并配备相应的康复器材,帮忙老年人在必须程度上恢复生理功能或减缓部分生理功能的衰退。3。紧急救援。具备为老年人带给突发性疾病和其他紧急状况的应急处置救援服务潜质,使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鼓励在老年养护机构中内设医疗机构。贴合条件的老年养护机构还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培训和指导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和人员,带给居家养老服务,实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根据自身特点,为不1样类型的老年人带给集中照料等服务。   
3、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 *** 主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在“十25”期间,初步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1项长期的方法任务,各级 *** 对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发展统筹思考、整体规划。中央制定全国总体规划,确定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制定优惠政策,支持重点领域建设;地方制定本地规划,承担主要建设任务,落实优惠政策,推动构成基层网络,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2。 *** 主导、多方参与。加强 *** 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加快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界限,开放社会养老服务市场,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 *** 购买服务、补助贴息等多种模式,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养老服务设施。鼓励城乡自治组织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充分发挥专业化社会组织的力量,不断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构成,实现合作共赢。   3。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区域内老年人口数量和养老服务发展水平,充分依托现有资源,合理安排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导向,以长期照料、护理康复和社区日间照料为重点,分类完善不1样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功能,优先解决好需求最迫切的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   4。深化改革、持续发展。按照管办分离、政事政企分开的原则,统筹推进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改革。区分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加强对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登记和监管。盘活存量,改善管理。完善养老服务的投入机制、服务规范、建设标准、评价体系,促进信息化建设,加快养老服务专业队伍建设,确保养老机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4、目标和任务   (1)建设目标。   到2015年,基本构成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到达30张。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   (2)建设任务。   改善居家养老环境,健全居家养老服务支持体系。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专业化养老机构为重点,透过新建、改扩建和购置,提升社会养老服务设施水平。充分思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老龄化发展程度,“十25”期间,增加日间照料床位和机构养老床位340余万张,实现养老床位总数翻1番;改造30%现有床位,使之到达建设标准。   在居家养老层面,支持有需求的老年人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扶持居家服务机构发展,进1步开发和完善服务资料和项目,为老年人居家养老带给便利服务。   在城乡社区养老层面,重点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增强养老服务功能,使日间照料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的农村社区。   在机构养老层面,重点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设施建设。县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有1处以收养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为主的老年养护设施。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建设若干具有实训功能的养老服务设施。   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装备水平,鼓励研发养老护理专业设备、辅具,用心推动养老服务专用车配备。   加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依托现代技术手段,为老年人带给高效便捷的服务,规范行业管理,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3)建设方式。   透过新建、扩建、改建、购置等方式,因地制宜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新建小区要统筹规划,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公建配套实施方案。鼓励透过整合、置换或转变用途等方式,将闲置的医院、企业、农村群众闲置房屋以及各类公办培训中心、活动中心、疗养院、小旅馆、小招待所等设施资源改造用于养老服务。透过设备和康复辅具产品研发、养老服务专用车配备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潜质。   (4)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各类服务主体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实现社会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   公办养老机构应充分发挥其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按照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理顺公办养老机构的运行机制,建立职责制和绩效评价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鼓励有条件或新建的公办养老机构实行公建民营,透过公开招投标选定各类专业化的机构负责运营。负责运营的机构应坚持公益性质,透过服务收费、慈善捐赠、 *** 补贴等多种渠道筹集运营费用,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非营利性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培育扶持,采取民办公助等形式,给予相应的建设补贴或运营补贴,支持其发展。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专业化的服务设施,开展社会养老服务。   推动社会专业机构以输出管理团队、开展服务指导等方式参与养老服务设施运营,引导养老机构向规模化、专业化、连锁化方向发展。鼓励社会办养老机构收养 *** 供养对象,共享资源,共担职责。   (5)资金筹措。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需多方筹措,多渠道解决。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透过用地保障、信贷支持、补助贴息和 *** 采购等多种形式,用心引导和鼓励企业、公益慈善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参与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地方各级 *** 要切实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强化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支出职责,安排财政性专项资金,支持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民政部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及地方各级彩票公益金要增加资金投入,优先保障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中央设立专项补助投资,依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老龄人口规模等,用心支持地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重点用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老年养护机构设施建设。   
5、保障措施   (1)强化统筹规划,加强组织领导。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好处,增强使命感、职责感和紧迫感,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摆上各级 *** 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职责考核范围,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切实抓实抓好。各地要建立由民政、发展改革、老龄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调沟通,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督促检查,确保规划目标的如期实现。鼓励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   (2)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长效机制。对公办养老机构保障所需经费,应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采取公建民营、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兴办或者运营的公益性养老机构。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改善和完善对社会养老服务产业的金融服务,增加对养老服务企业及其建设项目的信贷投入。用心探索拓展社会养老服务产业市场化融资渠道。用心探索采取直接补助或贴息的方式,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设施。   (3)加强制度建设,确保规范运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养老服务准入、退出、监管制度,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养老服务市场行为。制定和完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的相关标准,建立相应的认证体系,大力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促进养老服务示范活动深入开展。建立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制度。建立老年人入院评估、养老服务需求评估等评估制度。   (4)完善扶持政策,推动健康发展。各级 *** 应将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科学布局,保障土地供应。贴合条件的,按照土地划拨目录依法划拨。研究制定财政补助、社会保险、医疗等相关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好有关税收以及用水、用电、用气等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地方,能够探索实施老年护理补贴、护理保险,增强老年人对护理照料的支付潜质。支持建立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构建养老服务行业风险合理分担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构成机制,规范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   (5)加快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养老服务职业教育培训,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开辟养老服务培训基地,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营养和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如养老机构具有医疗资质,能够纳入护理类专业实习基地范围,鼓励大专院校学生到各类养老机构实习。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培训教材开发,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认证制度,5年内全面实现持证上岗。完善培训政策和方法,加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建立在养老服务中引入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机制,推动养老机构开发社工岗位。开展社会工作的学历教育和资格认证。支持养老机构吸纳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加快培育从事养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实行志愿者注册制度,构成专业人员引领志愿者的联动工作机制。   (6)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以社区居家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依托,按照统筹规划、实用高效的原则,采取便民信息网、热线电话、爱心门铃、健康档案、服务手册、社区呼叫系统、有线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发挥社区综合性信息网络平台的作用,为社区居家老年人带给便捷高效的服务。在养老机构中,推广建立老年人基本信息电子档案,透过网上办公实现对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建成以网络为支撑的机构信息平台,实现居家、社区与机构养老服务的有效衔接,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强老年康复辅具产品研发。   各地可根据本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就业前景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派并含就业前景还不错。原因如下:健康管理学在我国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尘笑,现在的健康管理人员就业的主要方向包括健康管理公司、营养保健公司、体检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健康管理师现在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1个新职业,选择这个专业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未来5--10年,中国需要800多万蔽指名健康管理师,医院转型、社区、健康管理机构、体检中心、养生会所等急需健康管理师。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健康服务与管理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具备公共意识、公共责任及良好的科学素质、人文素养、创新精神,能够从事健康检测、分析、评估、干预等健康服务工作,能够胜任健康管理公司、健康保险机构、健康体检中心、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组织健康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3、中国的社会养老服务现状如何?


——2023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医疗为重点细分赛道行业主要上市公司:融捷健康(300247)、鱼跃医疗(002223)、以岭药业(002603)、凤凰股份(600716)等本文核心数据:医疗产业投融资规模、养老产品推广目录养老产业链梳理随着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加、养老需求的不断扩张,我国养老产业链也逐渐形成。当前,以养老服务为核心,整个养老产业可划分为上游:医疗器械、食品药品、智能软件等产业,中游以提供养老服务的各类养老企业为核心,下游则是老年群体及相关营销平台。医疗产业发展,带动智慧健康养老设备2022年,工信部、民政部和卫健委共同组织申报《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2年版)》,明确发布了智慧健康养没旦陆老产品分类目录,如下图所示:在智能养老相关产品方面,我国龙头企业9安医疗、康泰医学均有产品布局,9安医疗的主迟碰要产品涵盖血压、血糖、体温、体脂/体重、血氧、心电、睡眠、运动等个人健康生命体征监测产品。康泰医学的主要产品涵盖血压、枯顷血糖、脑电、血氧、数字影像等医疗器械。未来,我国养老产业的重点发展路径是推进养老服务的“医养结合”、支持社区养老模式革新、加快实现智慧化、信息化养老,上游医疗产品供给不断完善扩大,也将有力促进中游养老服务企业不断朝“医养结合”方向发展。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养老产业(银发经济)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4、居家养老1般提供哪些服务


法律分析: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在城市各个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老年人仍然居住在自己家里,享受服务中心提供的营养和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并由服务中心派出经过训练的养老护理员按照约定时间到上门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定制服务,倾听老人诉说的亲情服务。


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扰棚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居住在家的和野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养老方式。是目前1种吸收了机构养老专业化服务和传统家庭养老优点的最理想的养老模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1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2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缓宴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3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5、中国目前养老现状


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是社会各界共同思考的问题。目前,中国的养老模式仍以家庭养老为主流,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家庭养老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随着子女外出务工、独生子女家庭、离婚和孤寡老人等现象越来越普遍,老年人面临的孤独、生活照顾和医疗保障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建设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社区日间照料、社会福利院、养老机构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照护和保障。同时,社会力量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养老事业中。通过志愿者服务、社区义务护理等多种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关爱和关注,化解老年人孤独和精神上的空虚感。此外,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也是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的重要途径。总之,随着中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社会各界应联合起来,共同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关爱和保障。


养老模式有哪几种


养老模式有以下3种:



1、家庭养老


中国是崇信儒家文化的国家,长期以来形成了“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养儿防老、家长的主导地位、几代同堂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选择家庭养老的人们,他们生活在家庭中,感到“熟悉”和“自由”,经济上也比较划算,从社会的角度考虑,家庭养老的社会硬件设施成本几乎为0。


但家庭养老在新形势下的脆弱性显示出其历史的局限性。现代社会的人际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工作负担加重,致使家庭养老的人力成本剧增,1般家庭难以承受,赡养者疲惫不堪;加上“421型”家庭的增多、空巢家庭等等问题的出现,家庭养老这1传统养老方式必将随家庭结构的变化而逐步向社瞎缓会养老过渡;



2、社区居家养老


社区居家养老的基本做法是:在城市各个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老人仍然居住在自己的家里,享受服务中心提供的营养和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并由服务中心派出经过训练的养老护理员按约定定时到老人家中为老人提供做饭、清扫、整理房间等家务服务和陪护老人、倾听老人诉说的亲情服务。所以,有人说:社区居家养老是1个无围墙的养老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相对于机构养老,更为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山闹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也更为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大城市中心城区发展的社区为老服务的新路子;



3、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指由专门的养老机构,包括福利院、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磨唯模临终关怀医院等等,将老人集中起来,进行全方位的照顾。正规的养老机构,其日常管理均要严格。机构养老是我国重要的养老模式之1,但不能满足众多其他需求的老年人群需要。


综上所述,老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随着子女外出务工、独生子女家庭、离婚和孤寡老人等现象越来越普遍,老年人面临的孤独、生活照顾和医疗保障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建设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社区日间照料、社会福利院、养老机构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照护和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6、中职智能养老服务专业主要学什么


很多人对智能养老服务专业很感兴趣,但是不知道具体学些什么东西,就业前景如何?那么今天我们小编就给大家介绍1下吧!


智能养老服务专业介绍


智能养老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1代信息技术产品,实现


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推动健康养老服务智


慧化升级,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效率和水平,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


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已成为最严峻的社会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


到2050年,中国超过60岁的人口将高达35%,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然而我


国养老服务设施普遍供给不足,且建设标准低,养老产业亟待向智能化养老升级。与此


同时,养老服务业人才需求缺口庞大,智能养老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稀缺,人才培养迫在


眉睫。


目前我国养老护理从业人员不到30万,而有资质的仅2万,与1000万护理人员的实


际需求相差甚远,而具备智能养老技术技能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近几年,各职业院校


加大了对养老护理及管理服务人才的培养力度,有部分条件成熟的学校开设了老年护


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养老产业人才的供给起到了1定的保障作用。但迄今为止,


少有学校开设智能养老类的专业,而调研中发现机构、社区养老信息平台管理维护、智


能化养老设备设施管理维护人才十分稀缺,智能养老专业人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开设


智能养老专业,为智慧健康养老事业供给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中职院校义不容辞的


责任。



2、培养目标与对应职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老年服务和管理必备的基础理.


论知识,具备老年人生活照护、常见疾病照护、老年人健康咨询、心理照护、常见老


年疾病康复保健等技能服务能力,以及能够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


等新1代信息技术产品解决老年人活动组织与策划、行政管理、护理管理、后勤管理


和质量管理问题,能胜任养老服务行业的技术服务工作和机构管理工作等多方面综合


能力;具有养老机构评估与老年产品开发和营销管理岗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高素质


技术技能人才。


对应职业 :


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技术服务岗位和1线管理岗位;社区养老服务岗位;养老服务产业


机构工作人员,老年机构评估与老年产品开发和营销岗位


对电大中专/中专/技校/职校报考还有疑问,您可以点击2023年电大中专招生咨询(原广播电视大学):https://www.***.com/xlzz/。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