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产业的背景分析?机构养老项目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对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产业的背景分析?



1、对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产业的背景分析?

1.高龄人口多, 老龄人口本身基数大。目前, 全球老年人口超过 1亿的国家就有中国。已超过了巴西、俄罗斯等国。仅中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世界各国总人口中也排在第4位。根据以上数字和中国国情, 说明中国老年人养老形势十分严峻, 发展养老产业已势在必行。 2.老龄人口增长的速度快。我国于 2000 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 人口老龄化速度已经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并且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数据预测, 在2010 年以后的23十年里, 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 3.“国未富, 民先老”—未富先老。自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 家庭模式减小, 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 未来的家庭养老将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压力。我国老年人口不仅基数大、增长快,。



2、机构养老项目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从50年代初建立和发展的,其面对的主要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部分内容还涉及到城镇居民。 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条例对保险费的征集及管理和支配、保险项目及标准、保险实施范围、执行和监督都进行了明确规定。条例规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由财政支付、财政部和人事部管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由企业支付、全国总工会管理。由于当时达到退休条件的老人很少,缴费率(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占月工资的比例)仅为 3%,养老金工资替代率(相当于某基期职工工资的比例)为50%~70%。后来对条例进行了修改,扩大了实施范围,提高了若干待遇,但基本格局1直保持到60年代。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



3、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背景?

政策层面: 2013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的关于养老服务业的新政策,与过去相比政策呈现出走向全局、走向核心、走向制度化构建的新趋势。新政策涵盖了简化行政许可,放宽市场准入;加强规划布局,保障设施用地;、加大金融支持,优化投融资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完善税费优惠;加强人才培养,积极促进就业;培育社会组织,鼓励公益慈善服务等多个层面,标志着我国将发展养老产业提上日程。 市场层面: 在市场需求方面:我国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庞大的潜在老年消费市场,同时城市的养老群体中已拥有1定的消费潜力,部分老年人消费观念消费已经发生转变,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的需求,包括教育学习、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等,他们渴望在进入老年后有时间出外旅游、与老友相聚、参与更多的老年群体活动等。



4、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背景

首先,我国人口老龄化国情。1999年末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进入新世纪后,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汹涌而来的白发浪潮对我国养老福利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使尚未形成完善体系的我国养老服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其次,实现“老有所养”的现实选择。我国经济尚处于不发达阶段,政府财政拿不出更多的经费来全面发展以机构养老为主的老年人福利事业。以上海为例,2006年每增加1。



5、社区老人日间照料站的产生的背景

首先,对于社会众多独居、“空巢”老年人来说,由于退休金不高,加之老人恋家思友的街坊情结,他们宁肯“独守空房”,也不愿到养老院。其次,对于1些子女来说,因平常工作繁忙,白天根本没有时间照顾老人。那么这种“日间托老”就不失为1种“两全”的养老服务方式。

相似内容
更多>